2022年11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初中生物组的邓天翔老师在九江三中科技楼三楼录播室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有初中生物组全体老师。
邓老师本节课授课的内容为《种子植物》。在新课导入阶段,邓老师首先回顾藻类、苔藓、蕨类等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方式,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种子植物。接着介绍不同植物的种子,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观察玉米种子和绿豆种子来认识种子的结构。同时提出问题,结合课本说出种子各部分的名字以及滴加碘液之后,变成蓝色的部分是种子的什么结构?变蓝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绿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玉米种子变蓝的部分是胚乳,说明提供营养的是胚乳;绿豆种子变蓝的部分是子叶,说明提供营养的是子叶。然后通过比较玉米种子和绿豆种子的结构,让学生认识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异同点,从而引出被子植物的概念。最后,学生自主学习裸子植物的特点后,教师对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进行比较来总结。通过比较和问答的形式,能充分梳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热情,也能使学生通过对比来掌握知识点。
公开课结束后,初中生物备课组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老师们一致认为:从整堂课来看,这一课达到新课程标准和课标的预期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植物,提高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种子结构,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描述、归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之更有信心学好生物。结合生物新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调整(将课本中的菜豆改为绿豆),让学生合作中学习与提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老师们也给予邓老师一些建议,比如:启发学生学习的引导方法还有一定的欠缺,个别环节过度太快,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少。
供稿人:陈珂
审稿人: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