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程高考测试卷为指导,加强学习和研究,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趣味地理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核心,融入先进教学理念,不仅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培养一定的地理技能,树立科学的地理观念,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们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提高地理素养,培养合格公民。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
1.认真备课
按照学校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地理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讨新教材教法,高三教师尤需认真研究新高考模式,研究教学及复习的对策。
2.认真上课
①立足课堂,用好45分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在课堂上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为主,使学生能主动地、自觉地、探索性地去学习知识,同时配以一定量的课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②上好公开课,鼓励多听课,互相促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
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做到课堂作业全批全改,课堂练习全批全改,对少数差生力争面批,课后练习力争多批。
4.认真辅导学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针对新高考模式,我们必须继续调整教学思路,进一步优化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切实做好培优工作。在补差方面,任课老师关心差生,使他们的地理成绩有所提高,特别是困难学生。
5.认真作好反馈检测
认真组织好对知识点的检测,选题要有针对性,认真批阅,认真讲评,认真分析总结,以便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二)、关注课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质量
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对高考模式和高考内容产生影响。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会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将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以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以备课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在教学与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
(三)、加强过程管理,落实措施,注重实效
定期召开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师会议,“精”、“细”、“严”、“实”是我们今后的追求方向。反对课堂浪费,尤其到了高三,学生的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才能减少浪费。因此要“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做到讲练结合,单元过关:解决好以讲代练问题,学生懂的不要讲,从而提高效率。
三、进度安排:
到2013年二月底之前完成一轮复习;
3-4月 二轮复习
5月 三轮复习
四、备课组活动:
周四下午第一节课为本组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
1、交流上两周复习体会,进一步完善地理有效教学高三复习模式;
2、确定下两周复习内容及其重点、难点,并提出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相关策略。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 |
教学任务分解及教学进度 |
1:9.3-9.8 |
第1讲:地球与地图 |
2:9.10-9.15 |
1、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 2、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
3:9.17-9.22 |
1、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第5讲:时间计算、日期判断及日照图的判读 |
4:9.24-9.29 |
1、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第7讲:气压带与风带 |
5:10.1-10.6 |
1、国庆放假 2、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 |
6:10.8-10.13 |
1、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变化 |
7:10.15-10.20 |
1、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8:10.22-10.27 |
1、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
9:10.29-11.3 |
1、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10:11.5-11.10 |
1、 第15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2、 第16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
11:11.12-11.17 |
1、第17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 2、第18讲:城市化 |
12:11.19-11.24 |
1、第19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2、第20讲:农业地域类型 |
13:11.26-12.1 |
1、第21讲:工业的区位选择 2、第2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
14:12.3-12.8 |
1、第23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2、第24讲: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15:12.10-12.15 |
1、第25讲:世界地理概况 2、第26讲: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 3、第27讲:六个国家 |
16:12.17-12.22 |
1、第28讲:中国自然地理 2、第29讲:中国人为地理 3、第30讲:中国区域地理 |
17:12.24-12.29 |
1、第3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第32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3、第33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
18:12.31-1.5 |
1、第34: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2、第35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19:1.7-1.12 |
1、第36讲: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第37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20:1.14-1.19 |
1、 第38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 第39讲:资源的夸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
21:1.21-1.26 |
1、 第40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 一模考试 |